首页成语词典识礼知书识礼知书的意思
shízhīshū

识礼知书



识礼知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lǐ zhī shū

注音ㄕˊ ㄌ一ˇ ㄓ ㄕㄨ

繁体識禮知書

感情识礼知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近义词知书识礼

英语be polite and knowledgeable(well-br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识礼知书的意思解释、识礼知书是什么意思由雄安文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声不响 不说话,不出声。
亲上作亲 亲戚间再结姻亲。
武不善作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识文断字 知晓文字。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催人泪下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五花大绑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首身分离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浪费笔墨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外圆内方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将功补过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仰屋著书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目不忍见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雄心壮志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惊鸿艳影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直捣黄龙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酒能乱性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作贼心虚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度德量力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色厉内荏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