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不识


拼音bù shí
注音ㄅㄨˋ ㄕˊ

繁体不識

不识

词语解释

不识[ bù shí ]

⒈  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引证解释

⒈  不知道,不认识。

《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⒉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

《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国语辞典

不识[ bù shì ]

⒈  不认识。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孔融不识其人,不敢开门。」
《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却叫许明不须同往,都到村相遇,作为不识的样子。」

⒉  不懂得、不明晓。

《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游子久不归,不识阡与陌。」
《文选·嵇康·养生论》:「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

分字解释


※ "不识"的意思解释、不识是什么意思由雄安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别狗坐轿子不识抬举!

2.袁绍很不爽,以前可没发现孙坚如此不识时务,端的是不当人子。

3.这种空头人情一定要许的,重赏?我堂堂的镇南候,要是收到的贺礼比不上我送出去的赏赐,那么我不用混了,那些不识抬举的家伙也不用混了。

4.膳堂里早已坐满了人,看上去都相貌端正,静静的坐在位置上一声不吭,玉尘不是个不识大体之人,看到如此肃静的环境,就咽下了心中的问题。

5., 宁可让儿童一个字也不识,也不要使他为了学到这一些学问而把其他有用的东西都牺牲了。卢梭

6.文天祥宁死不降的选择,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是不识时务,但他的崇高气节却赢得了后人景仰。

7.最终,我相信任何主张更加激烈的党际竞争和意识形态策略的民主党人都是不识时务的。

8.难得罗局这么看得起你这家伙,你还推三推四不识抬举,不就是会投几个球么?有什么了不起?要换别人早就感恩戴德了!

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别不识抬举,让你在大庭广众之中讲几句话是瞧得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