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露


拼音bì lù
注音ㄅ一ˋ ㄌㄨˋ

繁体畢露

毕露

词语解释

毕露[ bì lù ]

⒈  完全暴露:原形毕露ㄧ凶相毕露。

引证解释

⒈  完全显露。

明 汪道昆 《洛水悲》:“自分永隔幽明,毕露精诚,恐干禁忌。”
陶成章 《<浙案纪略>序》:“同人皆谓序述过详,事机毕露,反为进取之害。”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九)》:“数年前的文坛上所谓‘第三种人’……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久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

分字解释


※ "毕露"的意思解释、毕露是什么意思由雄安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明代袁宏道的两句诗评,袁氏认为性情质朴因而语多忿怨,诗风刚直因而锋芒毕露,这正是屈原诗歌的风格。

2.好不容易攒了一肚子的缘由,少年刚一抬头就被相爱那双锐利,锋芒毕露的眼球给冲击的再次憋到了嗓子眼,不敢继续往下说了。

3.他第一次参加运动会就锋芒毕露,取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4.狼崽从出生就吃素。狼爸狼妈绞尽脑汁训练狼崽捕猎。终于有天狼爸狼妈欣慰地看到儿子狂追兔子。狼崽抓住兔子凶相毕露恶狠狠地说:小子!把胡萝卜交出来!

5.为人处事,应作一个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6.雷锋可歌可泣,鲜为人知,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7.说道诡异刀不如剑,尤其是第五剑,达到无形的地步,锋芒毕露。

8.在辩论会上他旁征博引,语锋犀利,已是锋芒毕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9.大智若愚,可以避灾免祸;锋芒毕露,往往遭嫉受害。

10.他是有话不说,她是锋芒毕露,两者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