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xià

华夏


拼音huá xià
注音ㄏㄨㄚˊ ㄒ一ㄚˋ

繁体華夏
词性名词


华夏

词语解释

华夏[ huá xià ]

⒈  中国的古称;古代汉族的自称。

Hua Xia; 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原指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

《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 威震华夏, 曹公 议徙 许都 以避其鋭。”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弔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於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国语辞典

华夏[ huá xià ]

⒈  古代汉族的自称。亦指中国。

《三国演义·第七五回》:「近闻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如:「华夏之光。」

分字解释


※ "华夏"的意思解释、华夏是什么意思由雄安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华夏大地的精神滋养及悠久绵长的文化传承,涵养了中华民族临难不苟、履险不却、坚韧不拔的担当精神。

2.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哺育了华夏民族。

3.翔龙市八街九陌,街道两旁浓荫的绿树,争艳的花草,灿烂的华灯,簇拥着鳞次栉比、连绵无余的一幢幢充满浓重华夏传统建筑风格的高楼大厦。

4.年纪甚轻,宽大华丽的和服也掩不住苗条体态,雪白双颊泪痕未干,眉眼却是出奇的俊俏,不止倭人中绝无仅有,便是放之华夏,也是出色的美人。

5.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6.泱泱华夏,远古之三皇五帝,智礼仁信勇皆为极致,周之礼乐,承三皇之风,立万世之表,先秦百家争鸣,思想学术登峰造极,后世研习,概莫能外,既无出者,也无承袭发扬。

7.惟书楼遍布中华大地,韦力君既有其善始,要当倾其精力、财力,成《全国藏书楼综录》以显示我华夏文明之灿烂,而善终其事。

8.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

9.奔腾的长江翻卷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着深情的马头琴声。华夏儿女向祖国母亲致意!

10.世界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不爱也不恨咋办捏?当他是路人而已,千百年来,华夏风流人物,无法一一臧否人物,各有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