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nguó

战国


拼音zhàn guó
注音ㄓㄢˋ ㄍㄨㄛˊ

繁体戰國
词性名词

战国

词语解释

战国[ zhàn guó ]

⒈  公元前403—221年中国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连年争战的时代。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引证解释

⒈  时代名。自 周 威烈王 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韩、魏、赵 三家分 晋 列为诸侯起,至 秦始皇 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止。现在多以 周元王 元年(前475年)至 秦始皇 二十六年(前221年)为 战国 时代。因当时诸侯大国连年战争,故称。

汉 刘向 《<战国策>书录》:“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 战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

⒉  谓统治一方、互相交战的国家。

《管子·霸言》:“战国众,后与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
《北史·崔鸿传》:“自 晋 永寧 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宋 苏轼 《石鼻城》诗:“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国语辞典

战国[ zhàn guó ]

⒈  (西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统一止,因《战国策》一书而得名。此一时期,因周室衰微,列国互相交战争雄,最后由秦并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纷扰的局面。

⒉  参与战争的国家。

《管子·霸言》:「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

分字解释


※ "战国"的意思解释、战国是什么意思由雄安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经过辨认,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

2.战国时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在楚国官至三闾大夫。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礼乐文明的奥旨得以充分阐扬的时代。

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十分浓厚。

6.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7.假如我活在战国时,我会选择养蚕织布的平淡无奇,却也会敬仰西施为国献身的勇气;假如我活在汉武帝时代,我会选择骑马征战,却。

8.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9.画蛇添足的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

10.战国七雄鼎足而立,各国皆有吞并海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纳八方之野心,一时间,华夏大地,风云变幻,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